課程科號:11220GEC 131200
藝術經典-科技藝術賞析
Art Classics:Appreciation and Analysis of Technology Art
授課教師:許素朱(小牛)教授 <xn.techart@gmail.com>
課程助教:(待聘)
課程網址:https://fbilab.org/xn/techart
上課時間:(三) 7, 8, 9 (15:30~18:20PM) / 上課教室:教育
清華 eeclass:登入
課程目標
1. 培養同學理解何謂「科技藝術」與其發展脈絡。
2. 培養同學對「科技藝術」經典作品的賞析能力與創新感受。
3. 培養同學探索「科技藝術」相關數位美學議題。
4. 培養同學嘗試「科技藝術」小品創作。
5. 培養同學藉由「科技藝術」賞析實際參與USR社會服務(SDGs)。
課程說明:
「藝術經典-科技藝術賞析」為大學部通識課程,主要帶領同學對科技藝術發展脈絡、國際著名活動、國際經典作品具備賞析與探索能力,以及瞭解科技與藝術結合的創新重要性。「科技藝術」已是當代藝術發展重要的創作方向之一,本課程將為科技藝術做國際通用定義,並介紹科技藝術類別範疇、科技藝術媒介、數位美學…等基本概念。近年國際諸多新媒體藝術作品大量運用跨域媒介與科學現象,結合數位控制透過資訊處理、重組與解構,產生形的再現、或意義的再現,再造一種新的數位美學與媒介哲學。課程中也會依據經典作品的相關數位美學作探討。
什麼是「科技藝術」?
主要是運用科技媒材與數位技術(如影像偵測、網路通訊、虛擬實境、人工智慧、感測器、機械動力…等)或運用科學現象等,透過 “裝置(Installation)” 或 “演繹(performance)” 所呈現的藝術作品。
國際科技藝術類別範疇,包含Interactive Art [1], [2] 、Information Art [1]、Digital Music & Sound Art [1]、Digital Community [1]、Digital Performance [1]、Social Networking Art、Maker Art [1] [2]、AI in Art [1] [2]、元宇宙/Web3…等。我們將針對每個類別的經典作做賞析與探討。除此,為讓跨域修課同學能體會科技藝術創作的數位創意,課程設計「實做創作」單元讓同學創作科技藝術小品,本課程選擇簡易的互動微電子讓同學實務操作與應用。
教學方式
每週授課三小時,以教師講說並配合教師自行設計線上教材及作品影片播放,主要講授科技藝術基本概念、作品賞析與國際發展脈絡論述,以及數位美學相關議題討論。課程中,同學3人一組(不同背景同學跨域組合)。在小組討論報告中,一起討論(實作)與報告。
實作Project:
為讓跨域修課同學能體會科技藝術創作的數位創意,課程設計「實做創作」單元讓同學創作科技藝術小品。(過去曾經運用簡易的「互動微電子」讓同學實務操作應用「梅竹白傘計畫」、「校慶光棒計畫」、「互動影像模擬設計」)
– 讓同學實際體驗 Maker Art動手做。 [※範例]
– 讓同學實際體驗 GhatGPT創意品鮮。[※範例]
– 讓同學實踐 科技藝術小創作 (運用運用簡易的「互動微電子」)。
【梅竹白傘計畫 – 1, 2】、【校慶光棒計畫 – 1, 2 – How Tsing Hua Can You Be ?】、【互動影像模擬設計 – 1】
小組報告:
課程以分組合作針對國際作品或相關議題做小組討論報告。
Group Discussion:針對國際科技藝術作品做探索、分析與討論報告。 [※過去範例]
‧ 第一次:針對國際科技藝術作品做探索、分析與討論報告。
‧ 第二次:針對GhatGPT應用,做 「順水推舟」或是「造反有理?」跨域實作設計報告。採用「Group Discussion」討論方式,報告內容包含:
•Summary:負責所study的作品之結論報告。
•Keyword:負責所study的作品之關鍵字定義、重要性說明。
•Background:負責所study的作品的背景探索說明 (含作者背景、作品背後動機與影響)。
•Connection:負責study的作品的作品延伸影響議題探討、相關類似作品介紹、影響力、…。
SDGs 實踐((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, SDGs 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)。
實作:創客顯微鏡 — 微觀清華,大發現(配合學校校慶)。
USR實踐:偏鄉小學 「小植物,大發現」社會服務實踐。
課程週課表
週次 | 課程內容 | 備註 |
[01] (02/17) | * 課程介紹 | |
[02] (02/26) | ● 科技藝術概論 (科技藝術定義、科技藝術範疇…等概念介紹) (國際科技藝術知名活動與單位介紹) |
|
[03] (03/05) | ● Interactive Art 互動科技藝術 – 互動裝置藝術與海德格的無形 |
►分組 |
[04] (03/12) | ● Science Art 科學藝術 – STEAM 發展與未來 |
※給小組 報告題目 |
[05] (03/12) | ● Maker Art 創客藝術&數位自造 – iCARE – USR社會服務說明 |
※USR服務說明 |
[06] (03/26) | ■ 小組報告:國際科技藝術作品討論 |
※小組作業報告 |
[07] (04/02) | 「創客顯微鏡」實作與探討 – 微觀清華,探索大發現 |
※USR創客體驗 |
[08] (04/09) | ● Information Art 資訊藝術 – Encode, Decode 間如何留線索? – 演算藝術 Algorithm Art 的美在哪裡? |
|
[09] (04/16) | 【微觀清華,探索大發現】成果展示與報告 | ※個人作業報告 |
[10] (04/23) | ●AI+Art 人工智慧藝術創作 – AI 對藝術創作的積極影響? |
|
[11] (04/30) | ● Social Networking 網路社群藝術 – Social Media與社會融入 |
|
[12] (05/07) | ■ GPT小組報告:ChatPT 順水推舟、造反有理? |
※GPT小組報告 |
[13] (05/14) | USR社會實踐-偏鄉小學 – 創客顯微鏡:小植物,大發現 |
※USR社會服務實踐 |
[14] (05/21) | ● Digital Performance Art 數位表演藝術 – 賽博格、身體現象學 |
|
[15] (05/28) | ■ Final Project – 互動影像創作(I) |
期末作業報告 |
[16] (06/4) | ■ Final Project – 互動影像創作(II) |
期末作業報告 |
成績考核
- 平時(個人) 23%:平時課堂出席(隨機點名)、課堂表現、課堂小小作業…等。
- 創客顯微鏡小作業(個人) 10%:創客顯微鏡-實作與探索。
- 小組報告12% :國際科技藝術作品賞析討論。
註:(又分同學互評平均佔30%、老師評分佔70%)+(缺席 -1~ -5分)+(評分態度-1~+2) - chatGPT創作(小組)15% :探討 GPT的順水推舟、造反有理?
- USR社會實踐15% :偏鄉小學 「小植物,大發現」社會服務實踐
- 小組Project作業25%:互動影像模擬創意設計。
註:(又分同學互評平均佔30%、老師評分佔70%)
指定用書
- http://fbilab.org/xn/techart
- ARS Electronica Festival
- Christiane Paul (2003). “Digital Art”. Thames & Hudson Ltd, London.
參考書籍
- Edward A. Shanken (2009). “Art and Electronic Media (Themes and Movements)”. Phaidon Press.
- L. Manovich(2000). “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”. Cambridge, MA: MIT Press.
- 葉謹睿 (2007)。《藝術語言@數位時代》。台北:典藏。
- 台北數位藝術節 http://www.dac.tw/daf
- 李國鼎(KT)科技藝術獎 http://ktaward.tw/works_2007.php
- Paul Levinson著、宋偉航譯(2000)。《數位麥克魯漢 (Digital McLuhan: A Guide to the Information)》。台北:貓頭鷹。